首页>行业视点

让川版书像大熊猫一样惊艳世界
——四川人民出版社走出去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发布日期:2022-03-18

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道路上,近年来有一支出版川军令业内人士印象深刻。仅以2021年为例,在疫情持续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下,四川人民出版社以精细打磨作品矩阵和深耕渠道为抓手,实现年度版权输出达98项,输出数量较2020年逆势增长,增幅达67%,创建社以来新高。

“好的作品不仅要传诸后世,更要传达世界。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向世界证明,四川能惊艳世界的不仅有大熊猫,还有优秀的川版图书。”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说。

驶入一条版权输出快车道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然而四川人民社的版权输出实践却生动地证明,路终归是人走出来,只要走对方向,走稳步伐,即使四川人民社这样地处内陆的出版社,也能驶入一条版权输出快车道。据黄立新介绍,四川人民社的版权输出之路共两步。

首先要建立雄厚的选题储备。在这个阶段,编辑、版权经理成立项目小组,组建优质走出去作品方阵,从产品内容、定位、走出去方向和海外读者研判,进行精细化打磨。在策划选题之初,四川人民社就把握住“高质量的走出去产品”这一硬性要求。以学术板块为例,2018年末,社里组建学术出版团队“壹卷工作室”,短短3年时间,即创设“论世衡史”“博物岛”“近观”“艺术史”等学术品牌,其出版范围扩展囊括历史学、古典学、艺术史、哲学研究等。其中,“论世衡史”丛书定位全国(包括港台、海外华人学者),已陆续出版和在编余种选题。2020年该社重磅推出考古作品《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上市一年就获得2020年度“中国好书”、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等。目前这些精心策划出版的学术作品已组建起精品学术图书方阵,形成四川人民社学术出版新势能。

扎实的选题储备是第一步,落实好选题就是关键的第二步。在这个阶段,四川人民社在申报国家级项目之前,版权经理与编辑提前沟通、精心遴选、团队合作,为推介重点图书《中国人口发展史》,出版社、作者、译者三方合力,对项目团队建设、内容改写、翻译质量等多方面共同规划;有了多方协助和译者助力,该作品实现与国际知名出版商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旗下卢德里奇出版社的首次牵手。为推介学术图书《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社里提前海选优秀译者并请外籍汉学家审读试译稿,“我们选定的高水平的译者团队和精湛的样章试译稿,赢得了法国阿尔玛丹出版社和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的青睐,就本作品与上述两家世界一流的学术出版机构分别签订了法语、英语的输出意向书。”黄立新说。

从编辑团队的选题策划到中文作品的出版上市,从版权经理积极推介到组建外文译者、汉学家的推介团队,多环节合力和精心打磨,让四川人民社的学术作品在世界学术领域亮出了品牌,在学术舞台争取到一席之地。截至2021年,《中国的品格》已输出17个语种;《不断裂的文明史》新增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日文等文种输出,已输出11个语种,英文版、韩文版也将于2022年出版。

“餐厅”在国外,“厨房”就建在国外

“从生产到销售,是经典的一跳。”四川人民社这两年之所以能跳得高,跳得远,离不开他们所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

——国家重点专题活动的积极助力。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专题活动上,四川人民社经过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世界科技出版集团等反复沟通,选报出“我在现场”“打开三星堆”等选题,有力支持了三星堆文化的全球传播。

——各大国际书展不缺席,高密度、高品位的品牌打造。疫情以来,海外书展无法亲临现场,但四川人民社通过线上参展、实物出口、借船出海等多种方式,积极参加了伦敦书展、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香港书展、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直接参展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通过现场论坛和线上直播的双重方式,向全世界读者推荐具备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好书”。

——大力培育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在长期走出去的探索中,四川人民社意识到,要真正走向国际,走进国际主流文化市场,就必须有自己的渠道和平台。该社深耕目标市场,转变零敲碎打的版权贸易交易方式,建立了伦敦编辑部,这个编辑部及时获悉英国乃至欧洲的出版讯息,并根据出版需求及时反馈、策划选题,解决了“厨房在国内、餐厅在国外”的走出去瓶颈。

探索讲好中国故事新方式

观察四川人民社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走出去的基因早已植根于他们的发展过程中。

在走出去的路上,四川人民社推出了一批外向型精品图书,多批次的重点图书亮相中国主宾国活动,与包括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世界科技出版集团、卢德里奇出版社、阿尔玛丹出版社、英国新经典出版社、黎巴嫩数字未来出版公司、赛福萨法出版社等多家外方出版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中国经济:实践探索与学理解说》(阿拉伯文)、《不断裂的文明史》(俄文)获2021年丝路书香项目资助;《大国扶贫》《伟大的改革开放》等6项入选2021年外宣项目;《伟大的改革开放》(英文)、《中国文学大师课》(俄文)入选2021年外文出版物采购项目;《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法文)、《中国人口发展史》(英文)入选2021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2022年,四川人民社要与时俱进,努力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方式,用新的形式主动拥抱版贸工作的新变化、新阶段。”黄立新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