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视点

VR+AI,出版业如何抓住技术革新机遇?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日期:2023-10-31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AI+ VR”新闻出版融合发展论坛日前在江西南昌举办。作为2023世界VR产业大会的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技术赋能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元宇宙背景下新闻出版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展开研讨。

开启出版新空间

“数字技术用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数字出版效益的提升、规模的扩大、传播的增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毅敏表示,出版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新技术的创新应用。随着5G、人工智能、VR/AR、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出版行业网络化、云端化、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特征会更加明显。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为出版行业和阅读行业开启了革新空间。

在国外,元宇宙浪潮正在推动出版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据韩国出版学会副会长、东国大学教授金璟道介绍,韩国出版方式现今步入了元宇宙时代,用一本原稿可以制作书、电视剧、电影、游戏、角色商品等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

“元宇宙时代,出版的第一个特点是超智能。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智能设备能够实时检索信息,自助出版的数量增多了,教育技术出版也增多了。第二个特点是超融合。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融合了知识、艺术和科技技术,推动了网络内容出版。第三个特点是超链接。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和宽带综合网,实现了协作与集体智慧,使得众筹出版增加。”金璟道说道。

“创新应用新技术,实现出版融合发展,正是当前出版行业实现转型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蒋定平认为,要紧紧抓住技术大升级的历史机遇,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基础上,强化数字化人才培养、市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培育出版行业新兴生产力,激发出版新活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风险挑战需关注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AI+ VR新闻出版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到2022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图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VR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虽然品种数逐渐下降,但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工程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扬告诉记者,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需要关注。内容质量方面,人工智能还存在逻辑不通、语言不准、信息不实的情况。VR则容易过度依赖视觉效果,忽视文本内容的深度和内容。版权保护方面,涉及到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导致图书内容被非法复制和篡改。伦理道德方面,不良信息产生错觉或幻觉,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用户信任方面,人工智能缺乏人类作者的个性和情感,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判断会受到干扰。

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出版,王扬建议要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辅助编辑、优化排版、智能发行、精准推广。如,可根据内容属性和市场情况,自动确定发行渠道、数量、价格等发行策略,提高出版的销量和效益,降低发行的风险和损失。还可根据内容特征和潜在需求,提供推广的建议和评估,增强读者的兴趣和忠诚度。

新技术带来挑战与机遇。中宣部出版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刘建生表示,新闻出版业要按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擘画,跟上信息化浪潮巨变,在融合发展中求生机,在数字经济中找位置,在科学技术变革中谋发展。要秉持科学理念,推进创新创造,着力技术攻关,开拓媒介融合、媒体协同新局面,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产品延伸边界宽

《AI+VR新闻出版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显示,VR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VR/AR融合出版物、数字教育平台、沉浸展览展示三大方面,内容涵盖红色教育、文化旅游、青少年科普和知识培训等多元化领域,推动产业链条进一步拓展延伸。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吉述介绍了凤凰传媒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成果。他表示,凤凰传媒打造的学科网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字、图像、对外营销方面有效提升了各岗位工作效率。此外,公司打造的立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凤凰智灵平台,紧密结合凤凰传媒出版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包括智能写作、智能编辑、智能推荐等一系列智能化服务。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期刊专委会主任委员钱锋结合《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的创新实践指出,对于元宇宙来说,不同领域的入口不同。自然科学尤其是医学领域的学术创作与出版传播,要以工业元宇宙作为入口,强调实时协同、足够开放、无缝交互、精准操作,解决交互式数据和场景的可视化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技术企业期待与出版单位合作,打造新型文化产品。山东翼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玲玉表示,公司正在打造具有专业智能问答系统、新型知识图谱教学资源、人工智能扩展专业知识、资源内容结构不断优化的数字化教材。福建超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嘉煌则希望,通过提供可建、可听、可交互的数字阅读体验,推出拥有个性化知识内容,能够实现智能化记忆学习,具备多元化跨学科能力的阅读数字人,赋能出版行业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