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视点

文化为基,他们成为身边的“中国好人”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日期:2023-11-14

11月12日,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0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这些“中国好人”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笃定前行,他们身上彰显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和道德基因,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忠实传承者和生动实践者。记者注意到,多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事迹出现在本期榜单中,让我们一起倾听其中一些身边好人的故事。

他,从一名记者跨界,甘当孩子和家长的“垃圾桶”

柯志雄是汕头经济特区报社退休干部,从一名新闻记者跨界成为汕头首条心理公益热线的发起人。20多年来,他开展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志愿服务,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对求助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挽救超500名轻生者的生命,还处置化解多宗意图行凶犯罪事件。

2002年7月,因采访一个少女轻生事件受到触动的新闻工作者柯志雄,创办了汕头市首个青少年免费心理健康咨询电话——阳光热线。

20多年来,他坚持手机24小时开机。2022年5月21日深夜,他被一个电话惊醒,原来是一名来汕务工的女子得知外婆去世,难以承受悲痛,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柯志雄寻找话题切入点慢慢开导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心理干预,女子放弃了这个念头。柯志雄已习惯了在深夜接听求助来电,“如果晚上能连续睡上4个钟头,那就很奢侈了。”

柯志雄不仅对求助者分文不取,同时不接受任何社会捐款,自掏腰包10多万元开展志愿服务,并资助了8名困难学生。节假日,他也放弃休息,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奔走于全市上百所中小学、幼儿园、山区贫困村等开展心理健康宣传讲座和心理辅导,累计服务青少年儿童、老师和家长上万名。

他,光影人生五十载,依然坚守在放映一线

68岁的都振明,是山东省安丘市电影公司原农村电影放映员。1972年,都振明就成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酷暑寒冬,风雨无阻。一路走来,不变的是他热爱电影、热心服务的初心。都振明还加入了公益电影志愿服务队,足迹遍布安丘市800多个村庄,累计放映电影过万场,观影人次超过100万。

农村电影放映的变化历程,都振明如数家珍。“早些年片子少,一部电影我能放50遍,台词都倒背如流。现在有好多电影自己也只是听过没看过。”

时代在发展,从胶片机到数字放映机,都振明虚心向年轻队员请教,一点点学习电脑知识和数字放映技术。每次放映他都提前到达放映点,选场地、贴海报,做好映前宣传,保证场场演出声光俱佳,让农民朋友看到高质量的电影。

在半个多世纪的电影放映工作中,都振明结交了很多农民朋友。每个村有哪些五保户、家庭困难的学生,他都了然于心。他经常在下乡放电影的时候为老百姓换电灯、修家电;赶上村民家里有农活,他和公益电影志愿服务队的队员还会帮村民晒麦子、抬粮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清理卫生;赶上放了学的孩子自己在家,他们会帮忙检查作业;看到年迈的老人编的笤帚、笸箩,他们就做起“代销”。

他,每天拉着书籍“出摊”,打造闹市风景线

“一根拐杖、两轮推车、三条板凳、四只箩筐、成批图书……”这就是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弥城镇红星村委会农家书屋管理员李存德的标配。大清早,人们就能看到71岁的李存德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拖着推车从红星村委会出来。他娴熟地将“书屋”在集市上摆开,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四五岁的小孩,经常围在他的书摊前,享受读书的乐趣。

李存德曾因公受伤,落下肢体四级残疾,走路需要依靠拐杖,右眼也已失明。“工作可以退休,但党员这个身份不能、也不该退休,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社会出一份力。”2014年,李存德开始担任红星村委会农家书屋管理员。起初,前来看书和借书的人并不多。2019年,村委会旁边建了小集市,李存德看准了早上小集市人多,便把农家书屋“搬”到了小集市上,他自费200元钱购买了小推车、100多元钱购买了两个竹篮,自制了简易报架,开始推着车子到集市上摆书摊,方便大家借阅。

在李存德看来,制约红星村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缺少文化,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红星村人民群众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发展富裕。在他自己制作的《农家书屋出版物借阅登记簿》中记录着,过去3年累计阅读人数14997人次、借阅694人次,老人就是靠着这样的坚守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到小山村的广大群众中。

她,将自家改造成书屋,为农村儿童播种美好未来

57岁的宋庆莲出生于湘西大山深处,凭着从小当作家的梦想和对文学的不懈追求,先后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诗歌、小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文学之路越走越宽阔的同时,宋庆莲开始琢磨着在乡村传播文化。2009年,宋庆莲偶然听说国家将普及农家书屋,她的心一下子就被打动了。“农家书屋,农民身边的图书馆,多好啊!”她立刻找到县文化局,表达了想要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想法。

2010年,常德市临澧县佘市桥镇文家店村农家书屋在宋庆莲家中挂牌成立,县里配发的2000多册书加上她自己的几百册藏书一起上架,她的家变成了图书馆。从那时起,农家书屋成了附近孩子们的乐园。为了给书屋补充新书,宋庆莲经常拿自己的稿费购书,还有一些老师、作家朋友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书籍;为了向农民兄弟们推广农业种养技术,她四处奔走收集了各类经济科技类图书,着重补充到农家书屋;她与志愿者组织合作,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开展特色阅读实践活动。

文家店村农家书屋目前藏书1万余册,每年有上万册书籍被借阅。可喜的是,读书和学习已经成为村民的一种习惯,乡风更加文明,乡村也更加和谐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