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业界动态

2023年中国图书馆展览会里有“最强大脑”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日期:2023-09-19

数字人“图书管理员”服务图书借阅,在朗读亭感受有声阅读惬意,触及屏幕或点击鼠标沉浸式逛图书馆……未来阅读是什么样子?2023年中国图书馆展览会里有答案。

作为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的亮点之一,2023年中国图书馆展览会于9月14日至17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面向公众开放,吸引了大量市民逛展。

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国家图书馆展厅,这里摆放着《红楼梦》、甲骨文、《资治通鉴》等多个主题IP授权的文创,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展厅内的古籍修复、文创产品吸引读者驻足观看。展厅一隅,展示了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如何利用“科技+文化”的乘数效应,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

展厅的另一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携各出版发行单位精彩亮相。该展区分为“厚重河南·豫版重点图书展区”“缤纷河南·豫版出版社专区”“出彩河南·豫版获奖专区”“数字河南·智慧教育专区”“新媒体传播专区”“文化河南·文化活动专区”,共有1000多种精品图书、10多种数字阅读产品亮相,3场阅读活动举办,构建多元的出版内容、出版形式,融合动、静不同的阅读方式。

“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山海经》中的神兽全貌。用手指滑动,就可以360度旋转观看。”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展厅,一部可感可触、可听可画的图书吸引了众多读者。中州古籍出版社发行主任孙胜军介绍,《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融合AR技术,结合古典文献,用科技赋能传统文化,运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为读者打造沉浸式阅读的全新体验。

移步换景,穿越蓝色的时空之门,便开启了“未来”之旅。集自动识别、自动校对、索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古籍数字化平台,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让古籍真正“活起来”,走进大众生活。依托5G+ XR等新技术打造的超沉浸阅读场景——比特书房,以全新的方式打通了用户、内容和文化场景的连接。“未来,元宇宙图书馆数字孪生系统将配合郑州图书馆,搭建郑州元宇宙图书馆,读者在家里就能逛图书馆、看书、买文创,让阅读触手可及。”郑州图书馆副馆长王海英表示。

图书馆展览会负责人黄鑫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今年的展馆有1.1万平方米、124个展位,参展单位108家,用八大区域精彩呈现,汇聚了国内外图书馆界的顶尖力量和最新成果,旨在为图书馆行业的发展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共同探讨未来图书馆发展模式。

展会现场除了自助办证、自助借书、“摇一摇”或“扫一扫”之外,还有很多应用于图书馆场景的创新成果展示——匹配安静环境的“太空舱”“静音仓”,读者通过蓝牙连接进行音频阅读体验;可放置在图书馆的留声墙、文化墙、有声画屏等,让读者随时随地感受阅读的魅力;数字人“图书管理员”服务图书借阅,用语音控制选择想看的电子杂志,可阅读、可分享;对于“国风潮”,科技类公司推出了“历史的衣橱”,结合3D技术,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还可以“穿戴”……这些新技术,让图书馆的“大脑”更加“智慧”,在服务大众的同时,可以互动、展示,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性。展会期间,馆内还有新书分享会、VR体验活动、文创展示等精彩活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