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秋阳如火,陶溪川文创街区版权作品创意集市热闹非凡。9月9日,记者看到,操着不同口音的中外游客摩肩接踵,年轻的陶瓷创作者们把作品登记证书放在摊位的醒目位置,热情地介绍着自己原创设计的陶瓷作品。
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的发展,让这座古老的城市保持着蓬勃生机,版权创造、运用、管理与保护在推动其繁荣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千年瓷都的魅力吸引着中外版权与创意产业从业者的目光。9月9日至10日,以“版权与创意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4国际版权论坛在景德镇举办。论坛上,各国嘉宾热议如何通过版权助力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与时俱进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等话题,分享各自的最新实践经验。
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富矿
世界各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是版权开发的富矿,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密码。
“要鼓励对民间文艺作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民间文艺作品在市场环境中深耕、开花结果。发挥著作权管理部门的作用,开展民间文艺作品登记、确权、价值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认为,建立民间文艺作品数据库可以明确民间文艺作品的来源、传承脉络等关键信息,便于民间文艺的贸易交流和传播。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负责区域和国家发展部门副总干事哈桑·克莱布在演讲中提到,在现代社会,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平衡传承传统文化和满足创新需求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版权开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可以通过将传统设计融入现代时尚产品,创造出吸引全球市场目光的独特产品。
应对人工智能新挑战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应对是多国嘉宾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们站在新的风口浪尖。”英国驻华大使馆知识产权专员石桑陌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不容小觑,这也促使英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定进程中,会向利益相关主体进行意见征询,为促进产业发展与保护权益之间如何平衡寻求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则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面前,既不能无动于衷,也不能贸然行动。不应动摇现有《著作权法》的制度框架,而是要在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方面寻求空间。”他建议,著作权归属问题可以考虑借鉴英国乃至欧盟的相关做法。
埃及知识产权局局长赫沙姆·马哈茂德·阿兹米·阿提亚也谈道,埃及就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组建了战略委员会,加强传统文化产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大数据环境下更应强化集体管理
集体管理制度可以高效解决海量权利人与海量使用者之间的授权与付酬难题,并通过各国间的相互代表协议,解决跨国使用作品的合规问题。
论坛上,国际国内著作权集体管理相关机构的代表就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影响进行了热烈讨论。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亚太区总裁吴铭枢介绍,联合会发布的《2023全球版税收入报告》显示,数字版税收入已经成为创作者最大的版税收入来源。他认为,准确的数据统计和管理对于维护权利人权益非常重要,然而在音乐作品大量在网络上传播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使用数据并不容易。对此,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雷蕾也提出了相关的问题:数字音乐平台产生的使用数据均由其独家掌握,权利人面临无法监控了解其实际使用情况的困境。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呢?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张洪波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如果建立在不尊重作者或者内容生产者版权基础上的话,将会像“建在沙尖上的楼房,根基不牢”。因此,需要权利人组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人工智能产业界形成对话协商机制,期待数字巨头企业能够加强自律,依法依规给权利人支付报酬。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兼总干事周亚平也认为,探索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版权规则非常重要,相信集体管理组织会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